English

关注公众号

关注视频号

最美高校辅导员推选展示

首页 > 品牌活动 > 最美高校辅导员推选展示 > 正文

一路相伴,为学生成长领航——第九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事迹扫描

发布时间:2017-06-12 点击数:

5月30日,《中国教育报》以《一路相伴,为学生成长领航 ——第九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事迹扫描 》为题,报道年度人物先进事迹。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7-05/30/content_479562.htm?div=9

一路相伴,为学生成长领航

——第九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事迹扫描

马冬昕

刘巍

何小梅

库来西·依布拉音

张家玮

张琪

范蕊

徐川

靳敏

简敏

编者按:

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指导、中国高教学会辅导员工作研究会和中国教育报主办的第九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获得者名单近日揭晓,包括10名年度人物和40名年度人物提名奖。为了进一步宣传优秀辅导员典型,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广大辅导员坚定职业理想,提升专业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版今日集中展示第九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先进事迹,敬请关注。

清华大学辅导员马冬昕:从“清华学霸”到“教学相长”

2011年底,时为清华大学化学系大四本科生的马冬昕获得清华学子的最高荣誉——特等奖学金,被网友誉为“清华学霸”。

2012年,马冬昕开始攻读博士学位,也开启了辅导员生涯。担任辅导员给马冬昕带来的艰难与挑战鲜为人知:清华园处处高手如云,博士生科研压力大、辅导员工作任务重,大到学生保研直博、出国深造、工作选择等未来发展规划,小到宿舍关系处理、奖助学金评定,事无巨细,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在长期的思考与实践中,马冬昕发展出自己独特的时间管理方法:白天全心投入,高效率地完成科研工作;晚上寝室走访,听学生所思所想,与学生促膝长谈,有条不紊地处理各项辅导员事务。

担任带班辅导员的两年里,马冬昕每学期都会制订一个深度辅导工作表,结合每个阶段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实际需求,有计划、有准备地找学生谈话。在她的引导下,化学系二字班成为一个优秀的大集体,学生们不仅学有所成,而且注重个性发展,全力以赴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每当提到自己的学生,马冬昕总是很快乐,她发自内心地喜欢和欣赏他们,而她自己,则又一次获得了清华大学研究生特等奖学金,是学生们争相学习的榜样。学生们常发自内心地说:“马姐,每次看到你,我就觉得特别有正能量!”

从“清华学霸”到“教学相长”,马冬昕和她的学生们共同追逐着蓬勃的青春梦想。

辽宁大学辅导员刘巍:做学生成长的“营养剂”

“如果说校园是立德树人的沃土,那么辅导员就是学生成长的‘营养剂’。” 辽宁大学学生辅导员刘巍如是说。

刘巍甘做学生人生道路上的领航人。他组织开展了“与信仰对话”“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等主题教育活动,坚定团员青年的理想信念。多年来,他组织开展“读经典、温党史——党课育人工程”,坚持每周两次亲自教授党课,带领学生党员读书一小时。

刘巍愿做学生成长的“营养剂”。为了拯救每天宅在寝室的“低头族”,他开展了“三走”活动,提供“强身”营养剂;他带队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提供“修德”营养剂;面对错综复杂的网上舆论,他利用网络媒介,旗帜鲜明地发出声音,宣扬正能量。

为了引导和督促学生,刘巍住了5年宿舍;为了学生的健康,刘巍把自己的婚房给需要隔离观察的学生居住;为了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刘巍远赴边疆进行家访;为了贫困地区孩子的未来,刘巍自愿赴深山支教。他常常觉得,亏欠家庭太多,可是学生让他无法割舍。

刘巍的付出得到了硕果累累的回报。多年来,他带出了“全国先进班集体”,带出了“全国创新创业优秀团队”,带出了“全国优秀环保学生社团”,获得的荣誉不计其数。

刘巍兢兢业业、开拓创新,以严谨的作风赢得了广大师生的称誉,以高度的责任感践行了教育工作的宗旨,他是辽宁省的辅导员名师,是用无悔的青春撑起永恒事业的辅导员。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何小梅:小梅工作室开创学生工作新局面

2004年,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南海校区正式落成并迎来首届学生,当时刚毕业的何小梅勇做“拓荒者”,担任专职辅导员,开创学生工作局面。

从“无”到“有”,何小梅大力推进组建学生机构,学生会、社团、青年志愿者队伍等如雨后春笋般在南海校区出现;从“有”到“全”,何小梅带领学生干部们,共同制订了系列管理制度,并辐射到院系,共同创建规范、高效的学生工作新局面;从“全”到“优”,何小梅改变以往的纯培训模式,结合实践工作培训学生队伍的精英群体。

2016年,经过激烈角逐和多个环节的严格评审,广东名辅导员“何小梅工作室”获准成立。

何小梅将理论素养作为提升辅导员职业素养的突破口,为工作室成员确定两个理论研究主题,一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差序格局”,二是“基于校企文化融合的高职院校德育创新机制”,两个主题与职校特色紧密结合。

在何小梅的推动下,工作室积极组建研究团队,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骨干辅导员为核心成员,广泛吸纳兄弟院校骨干辅导员。不断探索学生事务管理新模式,以新媒体技术为基础,打造“没有围墙”的校园文化新模式。这种文化模式具有现代技术特征,符合学生信息交流习惯。

如今,何小梅已培养了7届学生会的学生干部1000多人,她指导的这些学生,现在已经在社会各领域成为骨干和精英,他们笑称,自己身上有着永远的“梅花烙”。

陕西师范大学辅导员库来西·依布拉音:扎根第二故乡 心系民族团结

在师生们看来,库来西·依布拉音是一名引领民族团结的使者。2014年她被新疆教育厅选派到陕西师范大学担任少数民族学生专职辅导员,2016年8月她又兼任陕西省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教育服务管理工作协调站站长,协助管理陕西省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

多年来,库来西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工作特点,推出了许多学生教育服务管理的好举措。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民族宗教意识;开展“进班级、进宿舍、进食堂,联系学生、联系家长,与学生交朋友”的“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写入党申请书、向党组织靠拢,加入学校学生会、社团;库来西注重网络引导力,开通“师大民族之声”微信公众平台,用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传递正能量。

库来西不断创新形式,举办“九思民族文化讲坛”、创办民族团结刊物《民齐》,组建少数民族大学生暑期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奔赴革命圣地延安,接受红色教育。2016年,库来西与200多名少数民族学生一起,亲手将56棵石榴树种在了校园里,并命名为“民族团结石榴园”。

践行民族教育,促进民族交融,库来西永远在路上。

天津师范大学辅导员张家玮:开辟网络思政教育新阵地

他是学生眼中的“电子警察”,因为大学生热衷的网络工具里到处都有他的身影,只要有超过30人使用的软件他都要尝试,10人以上玩的网游他会注册,为了了解网游成瘾的原因,他几乎体验了所有流行的网络游戏,只为走进网游成瘾学生的内心世界。

他是学生眼中的“网络大V”,三次参加全国辅导员骨干培训、两次参加全国共青团干部专题培训的经历让他系统学习了如何开展网络思政教育。十年前他开设了博客,从最初几十人浏览到今天百万粉丝,他在中国大学生在线、新浪、腾讯、人人网撰写各类文章550余篇,200余万字,并选取100篇结集出版,连续三届获得由教育部思政司举办的全国高校辅导员博客评选活动“优秀博客奖”“优秀博文奖”。

他是学生嘴里的“网红”,撰写的文章经常在朋友圈刷屏,学校在官方微信平台开设“家玮碎碎念”频道,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开设了“家画佳话”专栏;团中央、团中央学校部多次转发他写的节日谈。他的网文贴近学生实际,《青年之声——你问我答》专栏从思想、生活实际全方位帮助学生;《两学一做》系列网文鼓励青年朋友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报国之志,在学生中广为流传。

他就是天津师范大学辅导员张家玮,他以网络、新媒体技术为手段,用智慧引领学生,为学生解惑。他的付出得到了最宝贵的财富——学生的信任与敬爱。

北京交通大学辅导员张琪:“交”融梦想 一“网”情深

按照“了解学生—梦想定位—寻求资源—搭建平台—创造机会”的五步曲,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本科生辅导员张琪自制了《学生生涯发展记录档案》和《学生发展意向调查表》,记录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轨迹与个人梦想。

张琪设计了深度辅导“六位一体”的组织体系,“面向全体、面向群体、面向个体”的工作体系与“引领型、焦点型、教练型”的内容体系,提升了深度辅导的科学化水平,创新了深度辅导的模式。他设计的“N+1”过程式学业辅导,从学业习惯养成、学业水平提升、学业信心树立三个维度,凝聚专业课老师、党员、预备党员、积极分子等多支力量,实现了对学业困难学生的精准辅导。

张琪打通线上线下两个教育场域,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优质精神营养。“琪人琪语”最早是张琪于2013年在网上创办的一个面对面论坛,他还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成为了线下品牌线上推广的成功尝试。几年来,他已累计写下20余万字的原创文字,饱含着对学生的关爱。

2016年1月,他主持的“琪人琪语”网络思政工作室获评北京高校首批辅导员工作室。如今,“琪人琪语”被中国大学生在线收录在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分享汇专题版块,通过移动互联网终端,使主旋律教育入脑入心。

山东大学(威海)辅导员范蕊:在海滩上种出最美的花

“在这个价值观多元化的世界,在这个学生可以自由在网络上发出声音的时代,在这个学生需要有人引领的时代,辅导员应该成为网络思政的先行者。”山东大学(威海)辅导员范蕊这样认为,也是这样做的。

从人人网到QQ空间,从新浪微博到微信公众号“陌上花开”,十年来,范蕊一直坚持利用网络这一载体与学生交流;十年来,她坚持记录下和学生的点点滴滴;十年来,她坚持在网络上为学生答惑解疑。

在和学生的交流中,范蕊发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并不乐观,为此,她自学心理学知识,参加各类心理学培训,考取心理咨询师证书。

长期的工作经验让范蕊发现,在所有的心理问题中,学生的情绪情感问题最为突出。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2015年,范蕊在学校支持下,成立“范蕊情感教育工作室”。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她精心设计每一次活动和讲座;为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她率先在学校开设爱情课,这一开就是3年,这门课和她的其他课程一样,年年爆满。

2000多人次面对面的沟通,200多场形式各异的主题班会,数十万条简讯,她用爱与智慧点亮了无数学生的成长之路。

在范蕊看来,辅导员的工作就像在海滩上种花,虽然海滩上很难长出花儿来,但是,只要坚持付出努力,总有一天,海滩上可以长出最美的花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辅导员徐川:把思想引领扎根中国大地

提起微信公众号“南航徐川”,江苏高校的学子无人不知无人不晓。2016年“五一”期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辅导员徐川在微信公众号上发表了一篇网络文章:《答学生问: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该文章相继被人民日报、共产党员、团中央等300多个官方微信转发,累计阅读量超千万,在全国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

这只不过是徐川多年以来坚持用心从事网络思政工作的缩影。

“南航徐川”服务全国20万师生,是全国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第一原创品牌;他是学生全天候的陪伴者,每年回答学生咨询十万余条,“川哥问答”新浪专栏开通3个月,浏览量突破1000万;他是思政工作方法的探索者,创作的文章和探索的工作方式在全国引发热议,“徐川思政工作法”在高校推广……

徐川还是校园名师,面对当下传统文化遭遇的日益逼仄的生存空间,徐川开始思考如何把思想引领扎根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

从2008年“‘经典重温’传统文化月”到2009年的“传统文化普及教育系列活动”,再到2010年的《传统文化就是这么有意思》专题讲座,在传统文化普及的道路上,徐川越走越开阔。2015年9月,他开设的“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在选课系统刚上线几秒钟,选课名额就被学生一抢而空。常有学生感慨:“从来没有感觉传统文化这么亲切,这么有意思!”

武汉理工大学辅导员靳敏:做实践场域中的“研究型”辅导员

教育无他,唯爱与责任。

任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辅导员14年来,靳敏总结出了“以热心拉近距离、以信任促进沟通、以诚恳求得认同、以行动滋润心灵”的“情智交融工作法”,用专业的手法触及学生内心世界,成功帮助多名特殊学生走出阴霾,走向成功。

面对学生群体,靳敏紧密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不断创新工作载体,首创辅导员工作室,打造学习加油站和问题观测站;实施“起航计划”,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辅导方案。

靳敏深知,做一名优秀的“事务—实践型”辅导员不易,做一名“实践—研究型”辅导员更难,除了实践的厚度,还需拥有理论的深度和高度,因此她扎实开展科学研究,稳步提升理论素养,不断坚定职业信念。

14年的育人实践中,靳敏在关注国内热点的同时不忘将目光紧盯国际前沿,持续尝试将学生工作发展的研究触角延伸到海外,以开阔的视野捕捉科研灵感。靳敏先后走访了近30所美国知名高校,学习了国外大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和学生事务管理经验,深入探索我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

面对棘手的工作难题,靳敏从不回避,总是从一手的数据中寻找普遍规律,从庞杂的理论中寻找科学依据,切实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以学者的姿态追逐着辅导员的“科研梦”。先后参加国家级、省部级与人才培养及学生发展密切相关的教育类课题18项,并多次获得奖项。

西南政法大学辅导员简敏:为社会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自1998年至今,简敏担任西南政法大学专职辅导员已经有20年。

20年来,简敏用“实践与学术”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在学生中组建“理论研究会”、“创新调查队”、“法律学校”等,对大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组织学生完成重庆市7所高校《大学生学习质量评估体系》报告,用于教学改革;坚持法律宣讲进街道、进农村,为大众答疑解难;与学生们一起开展田野调查,数据为我国新《婚姻法》的制定提供了立法参考;组织的大学生生存体验活动,引发教育界对大学生服务意识与挫折教育的激烈争论;设计并成功实施了高校近5000名学生的预防危机实战演练。

20年来,简敏致力于培养经世致用人才,激发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她作为第一指导教师指导本科生申报第十四届和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分别获全国二等奖(银奖)和全国三等奖及两次重庆市特等奖。学生说:“我们需要的辅导员就是像你一样的专家……”

20年来,简敏不断研究高校应急管理问题,产出大量工作理论成果。

简敏将辅导员工作总结为“4+1”的运行模式,即思政工作创新、网络舆情引导、心理危机干预及队伍能力提升四个项目组和实践训练营;采用项目带动的“1+1+X”方式,即“一项目主任+一指导教师+X学生”,名师带动青年、团队带动学生,围绕重庆市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校园危机风险防控等进行专项研究,为学生提供了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版权: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辅导员工作研究分会

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山东大学)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山大南路27号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明德楼

联系方式:0531-88366713     |     88366605